埃弗顿为何被称为太妃糖?
埃弗顿为何被称为"太妃糖"?——揭秘英超老牌劲旅的甜蜜绰号
在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历史长卷中,埃弗顿足球俱乐部( Everton Football Club)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绰号"太妃糖"(The Toffees)而闻名。这个看似甜蜜的昵称背后,隐藏着一段与利物浦城市文化、社区传统密不可分的精彩故事。本文将深入探究埃弗顿俱乐部与"太妃糖"这一绰号的历史渊源,揭示这个昵称如何从一家糖果店的营销噱头演变为俱乐部身份的核心部分,并最终成为全球埃弗顿球迷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
一、太妃糖的起源:从糖果店到足球文化
埃弗顿俱乐部成立于1878年,是英格兰足球联赛的创始成员之一,比同城死敌利物浦FC还要早14年。而"太妃糖"这一昵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与利物浦埃弗顿区(Everton area)的一家名为"Mother Noblett's Toffee Shop"的糖果店密切相关。
这家糖果店位于埃弗顿区著名的"埃弗顿棕榈树"(Everton Brow)附近,由当地商人老诺布莱特(Old Mother Noblett)经营,专门生产一种名为"埃弗顿薄荷糖"(Everton Mints)的硬质太妃糖。这种糖果呈黑白条纹状,与埃弗顿俱乐部后来采用的主场球衣颜色惊人地相似——这或许并非巧合,而是反映了当地文化的交融。
在19世纪80年代,当埃弗顿俱乐部还在他们最初的安菲尔德球场(后来成为利物浦FC的主场)比赛时,Mother Noblett's店铺的一位年轻女店员会在比赛日期间沿着看台叫卖这种太妃糖。她独特的叫卖声"太妃糖...埃弗顿太妃糖!"(Toffee... Everton Toffee!)很快成为比赛日的一道风景线,太妃糖与埃弗顿足球俱乐部的联系由此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足球俱乐部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商业品牌意识,但社区与俱乐部之间的这种有机联系,却为埃弗顿创造了一个持久的文化符号。这种由下而上、源于民间的昵称形成过程,与许多现代俱乐部刻意设计的品牌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足球文化最本真的社区属性。
二、太妃糖女士:从营销噱头到传统仪式
随着埃弗顿俱乐部在足球界的地位日益提升,"太妃糖"这一昵称也逐渐被广泛接受。到了20世纪30年代,俱乐部决定将这一传统正式化,创造了"太妃糖女士"(The Toffee Lady)的角色,作为比赛日的固定仪式。
第一位官方"太妃糖女士"出现在1938年,她的职责是在每场主场比赛前绕场一周,向看台上的球迷抛洒免费的埃弗顿薄荷糖。这一传统不仅强化了俱乐部与太妃糖的联系,也成为连接几代埃弗顿球迷的情感纽带。即使在二战期间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俱乐部仍尽力维持这一传统,体现了其在球迷心中的特殊地位。
"太妃糖女士"的角色通常由当地女性担任,她们身着传统爱德华时代风格的服装——高领长裙、大帽子和手挎装满太妃糖的篮子,成为古迪逊公园球场(埃弗顿自1892年以来的主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一形象既是对19世纪末糖果店女店员的致敬,也反映了俱乐部对自身历史的尊重。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转播的普及,"太妃糖女士"的形象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使埃弗顿的"太妃糖"身份获得全国性认知。当时著名的"太妃糖女士"玛丽·库珀(Mary Cooper)甚至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当地名人,她的形象出现在众多报纸和杂志上。
三、俱乐部对"太妃糖"身份的接纳与推广
随着"太妃糖"昵称的流行,埃弗顿俱乐部开始有意识地将这一元素融入自身的视觉识别系统。最明显的体现是俱乐部徽章的设计演变。
埃弗顿最早的队徽非常简单,只有字母"EFC"(Everton Football Club的缩写)。但在1938年——恰逢第一个官方"太妃糖女士"出现的同一年——俱乐部采用了新队徽,其中首次出现了与太妃糖相关的元素:一个锁子甲图案,象征埃弗顿区历史上的城堡,而城堡上方则是一个太妃糖形状的塔楼。
1978年,在俱乐部百年庆典之际,埃弗顿再次更新队徽,这次更加明确地融入了太妃糖元素。新队徽以圆形为基底,中心是埃弗顿区的标志性建筑——鲁珀特王子塔(Prince Rupert's Tower),周围环绕着两圈月桂枝,上方是拉丁文"Nil Satis Nisi Optimum"(意为"只有最好才足够好",俱乐部的座右铭),下方则是"Everton Football Club"字样。虽然这个版本没有直接使用太妃糖图像,但鲁珀特王子塔的造型与传统的埃弗顿薄荷糖形状极为相似,形成了视觉上的关联。
1991年,俱乐部再次修改队徽,这次直接采用了"EFC"字母组合,但字母风格设计得圆润光滑,仿佛融化的太妃糖,进一步强化了与昵称的联系。
除了视觉系统,俱乐部还在其他方面推广"太妃糖"身份。例如,官方商店出售各种太妃糖主题的纪念品;俱乐部杂志命名为《Toffee Talk》;球迷歌曲中也频繁出现"Toffees"一词。这种全方位的身份建构使"太妃糖"从外号变成了俱乐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埃弗顿薄荷糖:从地方特产到文化符号
原始的埃弗顿薄荷糖是一种圆形的硬质糖果,直径约2厘米,黑白条纹相间——黑色部分是薄荷味,白色部分是普通太妃糖。这种颜色搭配恰好与埃弗顿俱乐部传统的蓝白球衣形成呼应(尽管后来俱乐部主色调改为蓝色)。
20世纪初,埃弗顿薄荷糖的生产已不仅限于Mother Noblett's一家店铺。当地多家糖果商开始生产类似产品,有些甚至在包装上直接使用埃弗顿足球俱乐部的形象或标志,尽管当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商标授权概念。这种商业化发展一方面扩大了"太妃糖"昵称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关于品牌归属的早期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埃弗顿薄荷糖的配方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不同生产商推出了各种变体,包括不同口味(如草莓、柠檬)和不同形状(如方形、椭圆形)。但传统的黑白条纹圆形薄荷糖始终是最具代表性的版本,被视为与俱乐部直接相关的"官方"版本。

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大型糖果企业的崛起,许多地方性太妃糖品牌逐渐消失。然而,埃弗顿薄荷糖因其与足球俱乐部的特殊联系而得以幸存。1980年代,俱乐部开始与糖果制造商合作推出官方授权的埃弗顿薄荷糖,确保了这一传统的延续。
今天,埃弗顿薄荷糖已不仅是一种糖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着俱乐部与社区的深厚联系,是埃弗顿球迷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在古迪逊公园球场的比赛日,你仍然可以看到球迷们分享这种糖果,延续着百年传统。
五、"太妃糖"昵称的文化意义与当代发展
"太妃糖"这一昵称对埃弗顿俱乐部和球迷而言具有多重文化意义。首先,它体现了足球俱乐部作为社区机构的本源。与许多现代足球俱乐部的全球化、商业化形象不同,"太妃糖"的起源纯粹是地方性的、草根阶层的,反映了足球运动最初与工人阶级社区的紧密联系。
其次,这个昵称代表了埃弗顿俱乐部在利物浦城市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作为利物浦最古老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埃弗顿的历史与城市发展交织在一起。"太妃糖"不仅是俱乐部的昵称,也是埃弗顿区乃至利物浦市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在当代足球商业化浪潮中,埃弗顿对"太妃糖"传统的坚持也显得别具一格。虽然俱乐部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足球商业模式的影响,但通过保留"太妃糖女士"仪式、销售传统薄荷糖等方式,埃弗顿成功地将历史传统转化为独特的品牌资产。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使埃弗顿在英超全球化时代保持了独特的身份认同。
近年来,俱乐部还通过创新方式发展"太妃糖"文化。例如,2017年推出的"Everton Mint"运动,将传统太妃糖与现代设计结合,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俱乐部基金会组织的社区活动中也常以太妃糖为主题,强化与当地居民的联系。
六、与其他俱乐部昵称的比较
英格兰足球俱乐部拥有丰富多彩的昵称文化,埃弗顿的"太妃糖"在其中独具特色。与许多基于动物(如"红魔"曼联、"雄狮"米尔沃尔)、颜色(如"红军"利物浦、"蓝军"切尔西)或职业背景(如"枪手"阿森纳、"铁锤帮"西汉姆联)的昵称不同,"太妃糖"源于具体的社区商业历史和食品文化,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和地方特色。
类似的食品相关昵称在英格兰足球界并不多见。较为接近的是"The Hatters"(制帽人,卢顿镇的昵称,源于当地制帽业历史),但缺乏"太妃糖"这样的日常消费品关联。这使得埃弗顿的昵称在英超俱乐部中显得格外亲切和生活化。
苏格兰足球中也有类似例子,如帕尔蒂克蓟花(Partick Thistle)的"Jags"昵称源于当地一种面包"jaggy toast",但知名度和历史延续性远不及埃弗顿的"太妃糖"。
结语:甜蜜绰号背后的足球文化精髓
埃弗顿"太妃糖"昵称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微观的足球文化发展史。从19世纪末糖果店女店员的叫卖声,到今天全球埃弗顿球迷自豪的身份标识,"太妃糖"见证了足球从地方社区活动到全球性文化现象的演变过程。
这个甜蜜绰号之所以能够延续百余年,关键在于它完美捕捉了足球运动最本质的社区属性。在商业化、全球化的现代足球环境中,埃弗顿俱乐部对"太妃糖"传统的珍视和发扬,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足球文化本真价值的坚守。
下一次当你听到"太妃糖"这个昵称时,请记住它不仅代表一支英超球队,更承载着一个社区的记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一项运动的灵魂。正如埃弗顿球迷常说的:"我们不只是支持一支球队,我们继承的是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的甜蜜核心,就是那历久弥新的"太妃糖"精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66rszlawlkjyxgs.xiekangsz.com/post/cyomqwsd.html